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过庭之训的意思是什么

2025-11-27 06:15:55

问题描述:

过庭之训的意思是什么,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7 06:15:55

过庭之训的意思是什么】“过庭之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与之言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这段话讲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即孔鲤)在庭院中经过时,孔子教导他要学习《诗经》和礼仪。

后来,“过庭之训”便用来指代父亲对儿子的教诲或指导,尤其是指父亲在家庭中对子女的教育和训诫。

一、总结

“过庭之训”原意是指孔子对其子孔鲤在庭院中的教诲,后引申为父亲对子女的教导。这一词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中,父亲作为家庭的权威,承担着传道授业的重要责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过庭之训
出处 《论语·季氏》
原意 孔子在庭院中对儿子孔鲤的教诲
引申义 父亲对子女的教导与训诫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教育
现代意义 强调父爱与教育的重要性

三、延伸理解

“过庭之训”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父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在现代社会,虽然教育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过庭之训”所蕴含的尊重长辈、重视教育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过庭之训”都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