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为规范企业工资总额的计算与管理,明确工资组成部分的范围和界定,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该规定对工资总额的构成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为企业在薪酬核算、劳动统计及社保缴纳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一、总结内容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它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还涵盖了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各项与职工工作相关的收入。
工资总额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基本工资:指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职责所应得的基本报酬。
2. 奖金:包括年终奖、绩效奖、超额完成任务奖等。
3. 津贴和补贴:如岗位津贴、工龄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4. 加班工资:职工在法定节假日或延长工作时间所获得的额外报酬。
5. 其他工资性收入:如特殊贡献奖、科技成果奖、职务津贴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工资性质的支出,如福利费、社会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等,并不计入工资总额。
二、工资总额组成一览表
| 项目名称 | 说明 |
| 基本工资 | 职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基础报酬 |
| 奖金 | 包括绩效奖金、年终奖、超额完成任务奖励等 |
| 津贴和补贴 | 如岗位津贴、工龄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
| 加班工资 | 法定节假日或延长工作时间所支付的额外报酬 |
| 其他工资性收入 | 如特殊贡献奖、科技成果奖、职务津贴等 |
| 不计入工资总额的项目 | 社会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医疗费用等 |
三、注意事项
-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实际发放为准,不得虚报或漏报。
- 各类津贴、补贴需符合国家或地方政策规定,不得随意设定。
- 企业应建立健全工资台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 工资总额是统计、审计、劳动监察的重要依据,必须依法合规。
通过严格执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助于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