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工作法】“枫桥式工作法”源自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在基层治理中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强调通过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方式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该工作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路径。
一、枫桥式工作法的核心内容
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切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注重倾听民意、回应民声。
2. 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社区、村居等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
3. 推动社会协同治理: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4. 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提升治理效率和精准度。
5. 注重矛盾源头化解:通过预防性措施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枫桥式工作法的应用成效
| 应用领域 | 主要措施 | 成效表现 |
| 社区治理 | 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居民议事会 | 群众参与度提高,社区问题解决率上升 |
| 矛盾调解 | 推广“枫桥经验”调解机制,建立多元化调解平台 | 矛盾纠纷化解率显著提升 |
| 公共安全 | 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开展群防群治活动 | 治安案件下降,群众安全感增强 |
| 便民服务 |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 服务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 |
| 环境治理 | 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建立环保志愿队伍 | 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
三、枫桥式工作法的推广意义
“枫桥式工作法”不仅是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更是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它打破了传统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构建了政府、社会、公众协同参与的新型治理格局,为全国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本。
随着国家对基层治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枫桥式工作法”正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并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治理模式。未来,这一工作法将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结:
“枫桥式工作法”以群众为中心,注重源头治理、多元协同和科技赋能,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重要探索。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并不断优化完善,该工作法已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