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全文翻译】《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属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艰辛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全诗通过描写伐木、打柴等劳动场景,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原文及翻译总结
| 原文 | 翻译 |
| 伐檀兮,伐檀兮,伐木之山兮,未见君子,何以告我? | 刻下檀树啊,刻下檀树啊,砍伐树木在山上,没有见到君子,怎么向他报告呢? |
| 伐辐兮,伐辐兮,伐木之山兮,未见君子,何以告我? | 刻下车辐啊,刻下车辐啊,砍伐树木在山上,没有见到君子,怎么向他报告呢? |
| 伐轮兮,伐轮兮,伐木之山兮,未见君子,何以告我? | 刻下车轮啊,刻下车轮啊,砍伐树木在山上,没有见到君子,怎么向他报告呢? |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者乐道,勇者乐义。 | 君子喜欢山,聪明人喜欢水,有智慧的人喜欢道理,勇敢的人喜欢正义。 |
> 注:此为《伐檀》部分节选,完整版本略长,但核心内容为反映劳动者的辛劳与对统治阶层的不满。
二、
《伐檀》是一首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诗歌,通过描绘劳动者在山中伐木、制车的场景,表现出他们辛勤劳动的辛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君子”(即统治阶级)的期待与不满,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
诗中反复出现“伐檀”、“伐辐”、“伐轮”,不仅展示了劳动的过程,也象征着社会生产的基本链条。诗人借这些劳动场景,表达出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望。
三、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伐檀 |
| 出处 | 《诗经·魏风》 |
| 主题 | 劳动艰辛、社会不公、对统治者的不满 |
| 表现手法 | 反复咏叹、劳动场景描写 |
| 思想内涵 | 批判剥削、呼吁公平、歌颂劳动 |
| 语言风格 | 质朴自然、节奏感强 |
四、结语
《伐檀》作为一首古老的诗歌,至今仍能引发共鸣。它不仅是对劳动的礼赞,也是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在今天,我们更应珍惜劳动成果,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