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原文和翻译】《过秦论》是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所写的一篇政论文,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以《过秦论》(上)最为著名。文章通过对秦朝兴衰过程的分析,指出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是因为其统治者“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即没有施行仁政,导致失去民心。
一、
《过秦论》主要讲述了秦朝从崛起、强盛到最终灭亡的过程,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并强调了“仁政”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历史事件的叙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主张统治者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共同固守,以图谋周王室的天下。 |
|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他有席卷天下、包揽四方、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
|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 到了秦始皇,他继承六代君主的余威,挥动长鞭驾驭天下,吞并西周和东周,消灭各诸侯国,登上皇帝之位,掌控天下。 |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 用严酷的刑罚来统治天下,威势震撼四方。 |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然而陈胜只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贫苦百姓,是被迁徙的罪犯。 |
|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 他的才能不如普通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德,也没有范蠡、猗顿那样的财富。 |
|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 然而,陈胜最终失败,而秦朝却迅速灭亡,这是为什么呢? |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如果让崤山以东的国家与陈胜较量长短、比较力量,那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
| 向使无先王之德,而有暴虐之行,岂得不灭哉? | 假如没有先王的仁德,而只有暴虐的行为,难道不会灭亡吗? |
| 故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所以说:如果不施行仁义,那么进攻和防守的形势就会发生变化。 |
三、结语
《过秦论》不仅是一篇历史评论,更是一篇深刻的政论文章。它通过对秦朝兴亡的回顾,揭示了“仁政”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贾谊在文中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篇文章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政治思想,也为现代治理提供了深刻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