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不放假违法吗】国庆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也是全国人民的法定节假日之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庆节是国家法定假日,一般为10月1日至3日,共3天。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单位或企业可能会选择不安排员工在国庆节放假,甚至要求加班。那么,“国庆节不放假是否违法”?下面将从法律角度进行总结分析。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如果用人单位在国庆节期间不安排放假,且未支付加班工资,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家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作制度,法定节假日应依法休假。
二、国庆节不放假是否违法?
| 项目 | 内容 |
| 法律规定 | 国庆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必须安排休假 |
| 是否违法 | 若未安排休假且未支付加班费,属于违法 |
| 加班处理 | 如需加班,应支付3倍工资 |
| 员工权益 | 员工有权拒绝不合理加班,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 例外情况 | 企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加班的,需与员工协商并支付相应报酬 |
三、如何维权?
如果单位在国庆节期间未安排放假,且未支付加班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与单位协商:首先与单位沟通,了解不放假的原因,并要求合理补偿。
2. 保留证据:如加班通知、工资单、考勤记录等,作为维权依据。
3.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拨打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电话,进行举报。
4. 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总结
国庆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有义务依法安排员工休假。如果单位在国庆节期间不放假,且未支付加班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结论:国庆节不放假,若未支付加班费,属于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