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为便于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统计、分析和管理,我国制定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该标准将国民经济活动按照产业性质和经济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为每个类别赋予唯一的代码,以便于信息处理和数据交换。
该分类体系不仅适用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工作,也广泛应用于企业注册、行业研究、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通过统一的分类和编码方式,能够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分类原则
1. 按经济活动性质划分:根据生产、流通、服务等不同性质进行分类。
2. 按行业用途划分: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
3. 按产业层次划分:包括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4. 按行业规模划分:部分行业还细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二、分类结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采用四级分类结构:
- 门类(大类):共9个门类,用字母表示;
- 大类:在门类下细分,用数字表示;
- 中类:进一步细分,用两位数字表示;
- 小类:最细一级,用三位数字表示。
三、常见行业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 序号 | 行业名称 | 门类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代码 |
| 1 | 农业 | A | 01 | 00 | 00 | A0100 |
| 2 | 林业 | A | 02 | 00 | 00 | A0200 |
| 3 | 牧业 | A | 03 | 00 | 00 | A0300 |
| 4 | 渔业 | A | 04 | 00 | 00 | A0400 |
| 5 | 畜牧业 | A | 05 | 00 | 00 | A0500 |
| 6 | 食品制造 | B | 13 | 00 | 00 | B1300 |
| 7 | 纺织业 | B | 14 | 00 | 00 | B1400 |
| 8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B | 15 | 00 | 00 | B1500 |
| 9 | 印刷业 | B | 16 | 00 | 00 | B1600 |
| 10 | 石油加工 | B | 17 | 00 | 00 | B1700 |
| 11 | 化学原料 | B | 18 | 00 | 00 | B1800 |
| 12 | 化学制品 | B | 19 | 00 | 00 | B1900 |
| 13 | 医药制造业 | B | 20 | 00 | 00 | B2000 |
| 14 | 非金属矿物制品 | B | 21 | 00 | 00 | B2100 |
| 15 | 黑色金属冶炼 | B | 22 | 00 | 00 | B2200 |
| 16 | 有色金属冶炼 | B | 23 | 00 | 00 | B2300 |
| 17 | 通用设备制造 | B | 33 | 00 | 00 | B3300 |
| 18 | 专用设备制造 | B | 34 | 00 | 00 | B3400 |
| 19 | 汽车制造业 | B | 36 | 00 | 00 | B3600 |
| 20 | 计算机制造 | B | 39 | 00 | 00 | B3900 |
四、应用意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是国家进行经济统计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
- 统一行业口径,提升数据质量;
- 方便行业间比较和分析;
- 为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 促进企业分类管理和市场研究。
五、结语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不仅是统计工作的基础,也是政府和企业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该分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经济管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