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是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的重要文件,旨在明确哪些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并规范其管理、处置和利用。该名录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以及企业合规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列出部分常见危险废物类别及其特征,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其内容和应用范围。
一、名录概述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由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自2008年起实施,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最新版本为2021年版。名录中明确了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识别标准及管理要求,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等全过程。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包括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一种或多种危险特性的物质。
二、主要危险废物类别(部分)
| 序号 | 危险废物类别 | 特征说明 | 常见来源 |
| 1 | 医疗废物 | 具有感染性、毒性等 | 医院、诊所、实验室等 |
| 2 | 废弃农药 | 毒性高,易污染环境 | 农业生产、农药包装物 |
| 3 | 废矿物油 | 易燃、有毒 | 机械设备润滑后废油 |
| 4 | 含重金属废物 | 含铅、镉、汞等有害金属 | 电镀、电池制造、电子废弃物 |
| 5 | 有机溶剂废物 | 易挥发、易燃 | 化工、制药、印刷等行业 |
| 6 | 废催化剂 | 可能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 | 石油化工、炼油厂 |
| 7 | 废酸废碱 | 具有强腐蚀性 | 化工、电镀、冶金行业 |
| 8 | 有机氯化合物废物 | 易分解、难降解 | 化工、农药、造纸等行业 |
| 9 | 感染性废物 | 可传播疾病 | 医疗机构、实验室 |
| 10 | 放射性废物 | 具有放射性 | 核工业、医疗放射源 |
三、管理要求与意义
1. 分类管理:根据废物性质进行分类,确保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得到相应的处理。
2. 源头控制:鼓励企业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推动清洁生产。
3. 规范化处置:要求危险废物必须交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全过程监管:从产生、运输到最终处置,均需严格记录和监控。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不仅是环保部门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重要参考。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将更加严格,相关企业应高度重视,确保合规经营。
四、结语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是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分类、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风险。企业和个人应积极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