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在中国的城市管理体系中,“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概念。这些城市在行政级别、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等方面均处于较高水平,是国家在城市发展布局中的重点支持对象。它们通常拥有一定的立法权,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
以下是对“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总结,并附有相关城市的表格信息。
一、总结
“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具备一定行政地位和管理权限的城市。这些城市通常属于省会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城市,其行政级别高于一般的地级市,但低于直辖市。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代表性。
自1984年起,中国开始逐步授予部分城市“较大的市”资格,赋予其一定的立法权。这一制度设计旨在增强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全国共有27个“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其中大部分为省会城市,也有部分非省会城市因经济实力较强而被批准。
二、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列表(截至2024年)
| 序号 | 城市名称 | 所属省份 | 行政级别 | 是否省会 | 备注 |
| 1 | 济南 | 山东 | 地级市 | 是 | 山东省省会 |
| 2 | 青岛 | 山东 | 地级市 | 否 | 经济强市 |
| 3 | 南京 | 江苏 | 地级市 | 是 | 江苏省省会 |
| 4 | 苏州 | 江苏 | 地级市 | 否 | 经济发达 |
| 5 | 杭州 | 浙江 | 地级市 | 是 | 浙江省省会 |
| 6 | 宁波 | 浙江 | 地级市 | 否 | 港口城市 |
| 7 | 武汉 | 湖北 | 地级市 | 是 | 湖北省省会 |
| 8 | 西安 | 陕西 | 地级市 | 是 | 陕西省省会 |
| 9 | 成都 | 四川 | 地级市 | 是 | 四川省省会 |
| 10 | 重庆 | 重庆 | 直辖市 | - | 重庆市为直辖市,不属于“较大的市”范畴 |
| 11 | 哈尔滨 | 黑龙江 | 地级市 | 是 | 黑龙江省省会 |
| 12 | 长春 | 吉林 | 地级市 | 是 | 吉林省省会 |
| 13 | 沈阳 | 辽宁 | 地级市 | 是 | 辽宁省省会 |
| 14 | 天津 | 天津 | 直辖市 | - | 天津为直辖市,不属于“较大的市”范畴 |
| 15 | 上海 | 上海 | 直辖市 | - | 上海为直辖市,不属于“较大的市”范畴 |
| 16 | 广州 | 广东 | 地级市 | 是 | 广东省省会 |
| 17 | 深圳 | 广东 | 地级市 | 否 | 经济特区 |
| 18 | 南宁 | 广西 | 地级市 | 是 |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 |
| 19 | 昆明 | 云南 | 地级市 | 是 | 云南省省会 |
| 20 | 石家庄 | 河北 | 地级市 | 是 | 河北省省会 |
| 21 | 太原 | 山西 | 地级市 | 是 | 山西省省会 |
| 22 | 呼和浩特 | 内蒙古 | 地级市 | 是 |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
| 23 | 郑州 | 河南 | 地级市 | 是 | 河南省省会 |
| 24 | 长沙 | 湖南 | 地级市 | 是 | 湖南省省会 |
| 25 | 福州 | 福建 | 地级市 | 是 | 福建省省会 |
| 26 | 南昌 | 江西 | 地级市 | 是 | 江西省省会 |
| 27 | 兰州 | 甘肃 | 地级市 | 是 | 甘肃省省会 |
三、说明
- 本表仅列出“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不包括直辖市。
- 一些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如深圳、苏州等虽未列为“较大的市”,但在经济、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 “较大的市”制度随着城市发展的变化可能有所调整,具体名单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是中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