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两税合并时间】目前,中国并未正式实施“国地两税合并”的政策。所谓“国地两税”,通常指的是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的职责划分。长期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负责管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中央税种,而地方税务局则主要负责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地方税种。
不过,随着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税务总局与地方税务局已经进行了机构合并,形成了统一的税务机构体系。这一改革从2018年开始逐步实施,到2019年基本完成,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国税地税合并”。
尽管如此,“国地两税合并”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误解。实际上,合并的是税务机构,而非税种本身。因此,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国地两税合并时间”表,因为税种的归属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以下是对相关情况的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合并主体 | 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 |
| 合并时间 | 2018年起开始,2019年基本完成 |
| 合并内容 | 税务机构整合,统一征收管理 |
| 税种归属 |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由国家税务局负责;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仍由地方税务局管理 |
| 改革目的 |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
综上所述,虽然“国地两税”机构已实现合并,但税种的归属和管理职责并未完全统一。因此,所谓的“国地两税合并时间”并不适用于税种层面,而是指机构合并的时间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