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与那年那月是谁推翻的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自618年建立,至907年灭亡,共存在了289年。唐朝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内忧外患,最终在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和朱温篡权等多重因素下走向终结。
一、唐朝灭亡的时间
唐朝正式灭亡于公元907年,具体时间为三月。这一年,唐哀帝李柷被迫禅让皇位给朱温,标志着唐朝的彻底终结。
二、唐朝灭亡的背景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同时,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起义不断,尤其是黄巢起义(875-884年)严重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此外,宦官专权、党争激烈等问题也使得朝廷内部混乱不堪。
三、唐朝的终结者——朱温
朱温原为黄巢起义军的一员,后投降唐朝,被封为宣武节度使。他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逐步控制了中原地区,并最终在907年逼迫唐哀帝退位,建立后梁,史称“五代十国”之始。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唐朝灭亡时间 | 公元907年3月 |
| 唐朝灭亡皇帝 | 唐哀帝李柷 |
| 灭亡原因 | 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宦官专权、中央衰弱 |
| 推翻唐朝的人 | 朱温(后梁开国皇帝) |
| 唐朝建立时间 | 公元618年 |
| 唐朝存在时长 | 289年 |
五、结语
唐朝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也为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拉开了序幕。朱温作为唐朝的终结者,虽然结束了唐王朝,但他的政权也未能长久维持,反映出那个时代政治动荡、权力更迭频繁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