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属于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全诗通过描绘秋日清晨的景色和离别时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高洁的情操。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一、诗歌
原诗:
> 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寒冷的雨水连着江面,夜晚进入了吴地,
天刚亮的时候送走客人,楚山显得格外孤独。
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
就说我的心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澈。
主题思想:
本诗以送别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坚贞不屈、清白自守的情操。诗人用“冰心”“玉壶”比喻自己的高洁品格,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从容。
二、诗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芙蓉楼送辛渐》 |
| 作者 |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
| 体裁 | 五言绝句 |
| 创作背景 | 诗人送别好友辛渐时所作,表达离别之情与自身志向 |
| 写作时间 | 唐代开元年间 |
| 首句 | 寒雨连江夜入吴 |
| 末句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 主题 | 送别、友情、高洁情操 |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运用自然景物烘托情感 |
| 名句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 后世影响 | 成为送别诗的经典,常被引用,象征纯洁与忠诚 |
三、创作建议与阅读提示
1. 理解背景:了解王昌龄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诗中情感。
2. 关注意象:如“寒雨”“楚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增强了情感表达。
3. 品味语言:诗句虽短,但内涵丰富,需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
4. 联系现实:诗中“冰心”“玉壶”的比喻,也可引申为现代人对品德修养的追求。
《芙蓉楼送辛渐》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体现诗人精神境界的作品。它提醒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