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盖三分国全诗意思】“功盖三分国”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八阵图》,全诗为: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是杜甫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与深切感慨。下面将从诗句含义、历史背景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
一、诗句含义总结
1. “功盖三分国”
意思是诸葛亮的功业足以覆盖整个三国时代,他的才能和贡献在魏、蜀、吴三国中无人能及。此句赞扬了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的卓越成就。
2. “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是诸葛亮发明的一种古代阵法,象征其军事智慧。这句说明他不仅功勋卓著,而且留下了极高的名声和军事遗产。
3. “江流石不转”
原指长江水势虽大,但石头依然不动,比喻诸葛亮的功业如山般稳固,不会因时间而动摇。
4. “遗恨失吞吴”
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的遗憾。诸葛亮虽有雄才大略,却未能实现吞并东吴、一统天下的目标,留下千古遗憾。
二、历史背景简述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又辅佐刘禅。他不仅在军事上屡建奇功,还在治国安邦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蜀汉最终未能实现统一,诸葛亮也未能完成自己的抱负,令人惋惜。
三、情感表达分析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命运的无奈。他通过赞美诸葛亮的功绩,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和治世之道的向往。
四、总结表格
| 诗句 | 含义 | 情感/意义 |
| 功盖三分国 | 诸葛亮的功业超越了三国时代的其他人物 | 赞扬诸葛亮的杰出才能 |
| 名成八阵图 | 诸葛亮因八阵图而闻名于世 | 强调其军事智慧 |
| 江流石不转 | 长江水势虽大,石却不动 | 比喻诸葛亮功业稳固 |
| 遗恨失吞吴 | 诸葛亮未能实现吞并东吴的目标 | 表达对历史遗憾的感慨 |
五、结语
“功盖三分国”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能力的高度肯定,也反映了杜甫对理想政治家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深刻思想性与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