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是什么】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工程预付款是指发包方在工程开工前向承包方支付的一部分款项,用于承包方前期准备工作的资金支持。但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防止承包方过度依赖预付款而影响工程进度,通常会设定一个“起扣点”,即在工程进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开始从后续工程款中逐步扣除已支付的预付款。
一、什么是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
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是指在工程进行到某一阶段时,承包方需要将之前收到的预付款从后续应得的工程款中逐步扣除的起点。也就是说,当工程完成到某个进度比例后,发包方不再继续支付新的预付款,而是开始从每次的工程进度款中扣除部分预付款,直到全部扣回为止。
二、起扣点的计算方式
起扣点的计算通常依据以下公式:
$$
\text{起扣点} = \frac{\text{预付款金额}}{\text{合同总价} - \text{材料设备费}}
$$
其中:
- 预付款金额:合同约定的预付款总额;
- 合同总价:整个工程的合同总金额;
- 材料设备费:指工程中需由承包方自行采购的主要材料和设备费用。
三、起扣点的作用
1. 控制资金风险:防止承包方因资金充裕而拖延施工。
2. 平衡双方利益:确保发包方的资金使用合理,避免被占用过多。
3. 促进工程进度:通过起扣点机制促使承包方加快施工进度。
四、常见起扣点比例
| 项目 | 起扣点比例(%) | 说明 |
| 普通建筑工程 | 20%~30% | 根据合同约定及工程类型调整 |
| 安装工程 | 25%~40% | 材料占比高,起扣点相对较高 |
| 房屋建筑 | 15%~25% | 工期较长,起扣点较低 |
| 市政工程 | 30%~50% | 工程复杂,起扣点较高 |
> 注:具体比例需根据合同条款、工程性质及行业惯例确定。
五、起扣点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起扣点的设定通常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并在工程进度款支付时按照该比例进行扣除。例如:
- 合同总价为1000万元;
- 预付款为200万元;
- 材料设备费为600万元;
- 则起扣点为:
$$
\frac{200}{1000 - 600} = 50\%
$$
即当工程进度达到50%时,开始从后续工程款中按比例扣除预付款。
六、注意事项
- 起扣点应在合同中明确写明,避免争议;
- 实际施工中,若进度变化较大,可协商调整起扣点;
- 起扣点与工程进度款支付周期密切相关,需同步管理。
总结
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是工程合同中的重要条款之一,其目的是在保障承包方初期资金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发包方的资金使用风险。合理的起扣点设置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效率,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