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在本次“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过程中,我系统地学习了工厂电力系统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际设计任务加深了对工厂供电系统结构、负荷计算、短路电流分析、电气设备选择以及保护配置等内容的理解。以下是我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总结与反思。
一、课程设计内容概述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给定的工厂用电负荷数据,完成一个中小型工厂的供电系统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设计内容 | 具体要求 |
| 负荷计算 | 计算工厂各车间的有功、无功及视在功率 |
| 短路电流计算 | 分析三相短路时的电流值及对设备的影响 |
| 变压器选择 | 根据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型号 |
| 配电线路设计 | 确定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及敷设方式 |
| 保护装置配置 | 设计继电保护方案,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
二、设计过程与成果
1. 负荷计算
通过对工厂各车间的用电设备进行统计,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最终得出工厂总的有功功率为 P = 850 kW,无功功率为 Q = 600 kVar,视在功率为 S = 1045 kVA。
2. 短路电流计算
通过等效电路法计算了工厂变电站母线处的三相短路电流,结果为 I_k = 12.5 kA。该数值用于后续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3. 变压器选择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用一台 S11-1250/10 型号的变压器,其额定容量为 1250 kVA,满足工厂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用电需求。
4. 配电线路设计
根据负荷分布情况,将工厂分为三个供电区域,分别采用 YJV-4×95+1×50 mm² 的电缆进行配电,满足电压损失和发热条件的要求。
5. 保护装置配置
配置了 过电流保护 和 速断保护,并设置了 自动重合闸 功能,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三、问题与改进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
- 在短路电流计算中,由于忽略了一些分支回路的影响,导致初始计算结果偏小;
- 在导线截面选择时,未充分考虑温度变化对导线载流量的影响;
- 对于继电保护整定值的计算不够细致,存在一定的误差。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后期进行了修正与优化,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四、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掌握了从负荷计算到设备选型的全过程。同时,我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只有不断实践与总结,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术。
此外,团队合作与资料查阅也是本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同学讨论和查阅相关规范,我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本次“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理论知识的应用,更是一次工程思维的训练。通过这次设计,我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项目 | 内容 |
| 设计周期 | 2周 |
| 主要内容 | 负荷计算、短路电流分析、变压器选择、配电线路设计、保护配置 |
| 成果 | 完成一套完整的工厂供电设计方案 |
| 收获 | 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结语:
本次课程设计让我深刻体会到电力系统设计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也激发了我对电力工程领域的浓厚兴趣。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力工程师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