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是什么意思】“高丽”一词在中文语境中通常指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高丽王朝(918年—1392年)。它是中国历史上对朝鲜半岛政权的一种称呼,同时也被用于其他历史或文化背景中的词汇。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高丽”的含义,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高丽的基本含义
高丽是朝鲜半岛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由王建建立,定都开京(今开城),存在了近500年。高丽王朝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尤其是唐朝和宋朝的制度与文化对其有深远影响。
二、高丽的其他含义
除了作为历史王朝的名称外,“高丽”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以下几种使用方式:
| 使用场景 | 含义说明 |
| 历史名词 | 指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918–1392) |
| 地名 | 高丽地区,泛指朝鲜半岛的一部分 |
| 文化符号 | 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常出现“高丽”一词,象征古代朝鲜文化 |
| 网络用语 | 有时用于调侃或比喻,如“高丽菜”、“高丽棒子”等,带有地域色彩 |
三、高丽与高句丽的区别
很多人会混淆“高丽”和“高句丽”,其实两者是不同的政权:
| 项目 | 高丽 | 高句丽 |
| 存在时间 | 918–1392年 | 37 BCE–668年 |
| 建立者 | 王建 | 朱蒙 |
| 都城 | 开京(今开城) | 高句丽王城(今辽宁桓仁) |
| 所属地区 | 朝鲜半岛 | 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 |
| 与中原关系 | 受中原王朝册封,文化受唐宋影响 | 曾与中原王朝多次发生战争 |
四、高丽的文化影响
高丽王朝时期,佛教成为国教,促进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如佛像雕刻、壁画、建筑等。同时,高丽还发展了陶瓷工艺,如青瓷、白瓷,对中国和日本的陶瓷文化也有影响。
五、总结
“高丽”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指朝鲜半岛历史上的高丽王朝,但也常用于文化、地理、网络等多种语境中。了解其不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相关历史与文化背景。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918–1392) |
| 其他含义 | 地名、文化符号、网络用语等 |
| 与高句丽区别 | 时间、地点、文化背景不同 |
| 文化影响 | 佛教、陶瓷、艺术等 |
| 常见误解 | 与高句丽混淆 |
如需进一步探讨“高丽”在现代影视、文学中的运用,可继续阅读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