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作者简介】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他早年留学德国,深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影响,尤其对歌德、海涅等作家有深入研究。回国后,他长期从事教育和学术工作,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与学术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冯至生平简要总结:
冯至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教育。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西语系学习德语。1927年赴德国留学,在海德堡大学攻读哲学,期间广泛接触德国文学,尤其是歌德的《浮士德》对他影响深远。1935年归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他在文学创作上以诗见长,同时也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尤以德语文学为主。晚年仍坚持学术研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冯至主要成就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1905年 |
| 去世年份 | 1993年 |
| 籍贯 | 浙江绍兴 |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海德堡大学 |
| 主要身份 | 诗人、学者、翻译家 |
| 留学国家 | 德国 |
| 代表作品 | 《十四行集》、《杜甫传》 |
| 学术贡献 | 翻译海涅、歌德作品;研究杜甫 |
| 教育经历 | 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 |
| 社会职务 |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
冯至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其作品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抒情性。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深具文化使命感的学者。他对古典文学的研究与现代诗歌的创作相结合,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