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在医疗纠纷或法律诉讼过程中,病历作为重要的证据材料,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为了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人为篡改或丢失,医疗机构通常会采取“封存病历”的措施。以下是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总结。
一、封存病历的必要性
1. 保障患者权益:确保患者能够依法获取和使用自己的病历资料。
2. 维护医疗记录的客观性:防止病历被随意修改或销毁。
3. 应对法律争议:为医疗纠纷提供原始依据,避免责任推诿。
二、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
| 步骤 | 操作内容 | 注意事项 |
| 1 | 提出申请 | 患者或其代理人需向医院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封存原因及目的。 |
| 2 | 核实身份 | 医院工作人员需核实申请人的身份信息,确保申请合法有效。 |
| 3 | 准备材料 |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授权委托书等)。 |
| 4 | 填写封存单 | 填写《病历封存登记表》,注明封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
| 5 | 共同签字确认 | 医疗机构与患者或其代理人共同在封存单上签字确认。 |
| 6 | 密封病历 | 使用专用封条对病历进行密封,并在封条上注明封存日期和双方签名。 |
| 7 | 保存归档 | 封存后的病历由医院统一保管,不得擅自拆封或更改。 |
| 8 | 出具证明 | 医院应向申请人出具《病历封存证明》,作为后续法律程序的依据。 |
三、注意事项
- 封存过程应全程记录,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见证人(如律师、公证处)参与。
- 封存后若需调阅,必须由双方共同到场并办理手续。
- 禁止私自复制、带走或损坏已封存的病历资料。
通过规范的封存流程,不仅可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医疗纠纷,提升医疗透明度与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