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大悲咒全文】《大悲咒》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咒语,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称为《大悲心陀罗尼》。此咒由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翻译,是观世音菩萨为众生开示的救苦救难之法门,具有极大的功德与加持力。在佛教修行中,念诵《大悲咒》被认为可以消除业障、增长智慧、净化心灵,并能获得菩萨的护佑。
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大悲咒》常以“梵音”形式进行诵读,即使用梵文音译的方式,保持原咒的发音与节奏。以下是对《梵音大悲咒全文》的总结与整理:
一、内容概述
《大悲咒》共八十四句,每句皆有特定的含义与功德。其核心思想在于祈求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加持,以达到解脱苦难、成就佛道的目的。通过持诵此咒,信众可得清净身心、远离烦恼、增长善缘。
二、《梵音大悲咒全文》(节选)
以下是《梵音大悲咒》的部分内容,采用音译方式呈现,供参考学习:
| 序号 | 梵音原文(音译) | 中文意译 |
| 1 | Namo Bhagavate | 归命诸佛 |
| 2 | Mahādevāya | 大自在者 |
| 3 | Mahāsattvāya | 大菩萨 |
| 4 | Mahākaruṇikāya | 大悲者 |
| 5 | Tadyathā | 如是 |
| 6 | Om | 唵 |
| 7 | āḥ | 阿 |
| 8 | āḥ | 阿 |
| 9 | śrī | 舍利 |
| 10 | mahādeva | 大自在 |
| ... | ... | ... |
> 注:完整版本因篇幅较长,此处仅展示部分。建议读者通过正规佛教经典或专业诵经平台获取完整内容。
三、诵持方法与功德
- 诵持时间:每日早晚各一次,或根据个人时间安排。
- 诵持方式:可出声诵念,也可默念,以虔诚之心为主。
- 功德利益:
- 消除业障
- 增长福慧
- 灭一切罪
- 得菩萨护持
- 心生欢喜,远离烦恼
四、注意事项
- 诵咒前应先净身、净心,保持恭敬态度。
- 不宜在污秽之处或不敬场合诵念。
- 若对咒语含义不明,可请教有修持的法师或善知识。
五、结语
《梵音大悲咒全文》不仅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法门,更是一种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的途径。通过持诵此咒,不仅能与观世音菩萨建立深厚的因缘,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平安与智慧。愿所有众生皆能闻此咒、念此咒、得此咒之加持,离苦得乐,早证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