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重树木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樊重树木》是一篇出自《后汉书·樊宏传》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东汉时期樊重(字子盛)善于种树、注重农事、教子有方的故事。文章虽短,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古人重视农业、崇尚节俭、教育子女的思想。
一、原文
> 樊重,字子盛,南阳人也。少好学,有大志。家富而性俭,不为华饰。常以种树为业,遂以殖财。其子樊宏,亦好学,尝从父游于林中,问曰:“此树何名?”父曰:“此木可作器。”又问:“可作何器?”曰:“可作舟。”又问:“舟之用何?”曰:“载人。”又问:“人之用何?”曰:“养身。”又问:“身之用何?”曰:“养生。”又问:“生之用何?”曰:“养人。”宏曰:“然则树之用,岂不大哉!”父曰:“是矣。”
二、译文
樊重,字子盛,是南阳人。他年轻时就喜欢学习,有远大的志向。家里富有但性格节俭,不追求奢华。他常常以种树为职业,因此积累了财富。他的儿子樊宏,也勤奋好学,曾经跟随父亲在树林中游玩,问他:“这棵树叫什么名字?”父亲回答:“这种树可以用来制作器具。”他又问:“能做成什么器具?”父亲说:“可以做成船。”他又问:“船有什么用处?”父亲说:“可以载人。”他又问:“人有什么用处?”父亲说:“可以养活自己。”他又问:“自己的作用是什么?”父亲说:“是为了养活别人。”樊宏说:“那么树的作用难道不大吗?”父亲说:“对啊。”
三、
这篇文章通过父子之间的对话,表达了樊重对树木价值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他不仅教儿子认识植物,更引导他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古代家庭教育的智慧。
四、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文章出处 | 《后汉书·樊宏传》 |
| 作者 | 范晔(《后汉书》编者) |
| 人物 | 樊重(父亲)、樊宏(儿子) |
| 主题思想 | 强调种树的重要性、教育子女的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 |
| 教育方式 | 通过对话引导思考,注重启发式教学 |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
| 现代启示 | 鼓励重视农业、珍惜资源、注重家庭教育 |
五、结语
《樊重树木》虽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对古代农耕文化的记录,更是对教育理念和人生价值观的深刻体现。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递智慧,如何通过自然现象启迪心灵。这种朴素而深刻的智慧,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